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-《大楚怀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哦!”熊槐点了点,然后再心中默默叹了一声:“估计,可能,大概,这次韩国完了。”
    顿了顿,熊槐吩咐道:“继续关注韩国那边,并联系各国大臣。”
    “唯。”
    数日后。
    熊槐一大早起来,才在宋夫人的服侍下穿戴好衣冠,此时,一个侍者匆匆走了过来,并禀报道:“大王,工尹已齿之孙来报,昨夜工尹薨。”
    熊槐一怔,沉吟许久,叹道:“备车,寡人欲送先生最后一程。”
    “唯。”
    太子府。
    太子横看着前方的群臣道:“孤刚刚得到消息,工尹于昨夜无疾而终,父王得到这个消息,并未立即宣布工尹的人选,而是去工尹府上拜祭。
    以孤对父王的了解,父王这次一定会召见群臣众议工尹人选,不知诸位以为孤应该推举何人?”
    话音一落,州侯立即开口道:“太子,潘君贤能,管理太子府井井有条,从未出错,臣以为潘君可以做工尹。”
    太子横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州侯,又看了一眼满脸期待的潘君,想了想,最终还是摇了摇头。
    他也希望潘君能获取工尹之位,工尹不仅掌管楚国工事,手中有大量的工匠奴隶,而且还是有兵权的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楚国的五色石,娲皇纸等神器,也全都是由工尹掌握的。
    若是潘君能担任工尹,那他必将势力暴涨,并从此不用为钱财发愁。
    但,他心中很清楚,父王肯定不会选择潘君的。
    想着,太子横摇头安慰道:“孤虽然知道潘君贤能,但是这次选择工尹人选的决定权还是在父王手中。
    而潘君从未接触工事,父王用人以能授职,即便孤推荐君,君也未必能获得工尹一职。
    就跟不久前孤举荐襄阳守叶巡为叶郡守一样。”
    众人一听叶郡守的事情,全都皱了皱眉头,然后不在随意推荐人选。
    秦国咸阳。
    秦王荡心有不愈的道:“之前,寡人出兵伐魏,本欲屈服魏国,但魏国宁愿放弃河东,也不愿向寡人屈服,寡人恨之。
    但现在,魏国退往东部,寡人虽想再给魏国一个教训,但中间隔了一个韩国,出兵一事困难重重。”
    说着,秦王荡看着司马错与魏冉道:“不知那位贤卿可否为寡人屈服韩国,为我秦军打通前往东方的道路。”
    二人闻言,魏冉没有开口,而司马错立即拱手请命道:“大王,臣愿往。”
    此时,魏冉开口道:“大王,不可,右丞相声名在外,若是丞相前往,韩国必惧,然后以举国之力保宜阳,并向赵魏楚等国求援。
    宜阳此城,城高池深,且兵精粮足,器械充裕,若是韩国一味坚守,我秦军虽然勇烈,即便付出伤亡过半的代价,也未必能攻克宜阳。
    而且,韩王与楚王有父子之情,若是韩王向楚王求援,一旦楚王调停,不知大王如何自处。
    所以,臣以为若大王欲臣服韩国,则右丞相以及臣都不便领兵出战。”
    秦王荡一怔,仔细想了想,发现攻打韩国果然比魏国要复杂许多。
    一则韩国元气犹在,二则韩王几瑟与楚王关系亲厚,一旦韩国向楚国求援,那楚国有极大的可能会出兵干预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不仅会破坏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,而且也可能导致伐韩失败,甚至还会导致韩国更加亲近楚国。
    想着,秦王荡看着魏冉道:“不知左丞相有何计策,能助寡人臣服韩国以及魏国。”
    魏冉立即应道:“大王,臣之愚见,我秦国可以立即派人去游说韩王,就说大王欲伐魏,希望韩国借道于秦,并出兵协助秦国。
    韩国与魏国亲厚,必不肯借兵借道,如此,那大王便可出兵伐韩。
    只要大王派出合适的将领,合适的大军,则韩国必定不会立即向楚国求援。
    然后,只需我秦军大败韩军,则韩国可擒。”
    秦王荡笑着问道:“不知贤卿以为,合适的将领是谁?合适的大军又是多少?”
    魏冉拱手道:“大王,将军白起精通兵法,熟于战事,单论用兵之道,可与名将吴起相提并论。”
    说着,魏冉拜倒:“臣愿保举将军白起为将。”
    秦王荡看了看魏冉,虽然他对魏冉将白起比之吴起有些不以为然,认为魏冉在吹牛,但他也知道魏冉与白起的关系,这两人关系太亲厚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