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张记者也有自己的家庭,他担心这份报道出去,会害得自己丢饭碗。 “嗯,你考虑得很周到,我这就去将稿子传达给上面审阅。” 仅仅十分钟后,报刊便收到了一条批复: “一个字都不需要,发它丫的!” 报刊自然从善如流,连夜加足马力刊印。 第二天,张记对李少龙的采访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各个单位和保亭分销点上。 一些老干部看到这份报纸差点将口中的茶水给喷出来。 李少龙的字里行间都在骂人,而且骂得很脏。 就差指名道姓,那些曲解本意刻意污蔑他的人是汉奸了。 不少单位负责人看到这份报纸,也理解了李公子的本意,是他们被人刻意引导,产生了焦虑情绪。 如果仅仅是拿营收的一小部分来搞研发,这完全不是问题啊。 真的能在核心科技上成功有所突破,从长远来看,省下的钱不是一点半点。 洋人的技术是好,但贵啊。 一些私人老板对李少龙的话也深有感触。 比如搞电视的长虹,他们电视的产量很高,但二极管和核心部件都是来自国外。 这就造成了他们的产品性能受到制约的同时,每年还要掏大笔的资金给国外大厂。 永远只能在产业链的最末端不说,一年到头只赚个辛苦钱。 要是他们自己有技术,完全可以摆脱零件芯片束缚,做高端产品。 到时候国外市场都将是他们的天下。 几乎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在反思。 而看到这份报纸的连想老板,他非常无语。 意识到官方也非常支持李少龙的论点。 其实在这几年他一直在企业内部去除龙科院背景,将连想通过换壳的方式私有化。 下一步就是赴港上市,进一步稀释龙科院的占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