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自古少年英雄-《秾李天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嘶”看着手中文稿,李世民目瞪口呆,倒吸一口凉气。随即仰首,哈哈大笑。心中却盘算:娃娃虽然自幼聪慧过人,有心夸奖几句,但年纪尚小,不可过分夸他,还得严厉一些,免得其少年得志,骄狂放纵。

    想罢,拿起文稿又仔细看了起来,越看心里面越是吃惊,

    心道:“高明,你真是某的好儿子!!。”

    “老年人常思既往,少年人常思将来。惟思既往也,故生留恋心;惟思将来也,故生希望心。惟留恋也,故保守;惟希望也,故进取。惟保守也,故永旧;惟进取也,故日新。……老年人常多忧虑,少年人常好喜乐。惟多忧也,故灰心;惟喜乐也,故盛气。惟灰心也,故怯懦;惟盛气也,故豪壮。惟怯懦也,故苟且;惟豪壮也,故冒险。惟苟且也,故能灭世界;惟冒险也,故能造世界。……,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;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胜于四海,则国胜于四海;少年雄于天下,则国雄于天下。……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美哉我少年大唐,与天不老!壮哉我大唐少年,与国无疆!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”

    看完这篇《少年大唐说》,李世民双手颤抖,二目放光,大声说道:“好!好!好!说吧,高明,你想要什么赏赐,有什么要求,某要好好地奖励你。”

    年龄只有二十九的李世民,看着那句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这不是夸他又是什么!怎么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,他也很年轻啊!!

    哪个皇帝不喜欢被奉承,哪个君王不喜欢别人颂扬,即使是明君也不例外,更何况是这么地不露痕迹。再说,又有哪个老学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,那些老家伙的文章他也不是没有读过。

    “儿什么都不缺,再说,这也是儿的本分。我大唐初建,百废待兴,边疆未定,阿爷正是进取创世之际,儿能稍为阿爷分忧,就已经很知足了”,李承乾躬身而拜,心道:欲擒故纵,梁公启超的文章,我虽然记得不全,但可以借用部分,先拍马屁,再言其他。

    “呵呵,高明,这就是你的错了,你还小,许多事理不太明白,还要多历练才是,阿爷向来都是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,如此才能天下归心。”

    “阿爷睿智圣明,儿知错了,儿从三岁读书至今已经六载,老师所讲学问已经熟记在心,虽说学无止境,不过儿也曾记得,圣贤云:学以致用,格物致知。论语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儿不求别的,只求阿爷让儿在实践中学习,历练所学,在实践中提升能力,不再死读书。”

    “这——”李世民皱眉,然后眼珠一转,“你虽聪慧持重,但妄言学问已成,某却是不信,这样吧,阿爷喊你的老师和几位大臣过来,考考你,如果你通过了,某好好地奖你。如果不成。那你就是欺君,某要罚你。”

    “儿不敢欺瞒阿爷。”

    “哼”李世民手捏文稿,抖抖衣袖,转身而去,可是眉目间的喜色,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。儿子学业有成,如何能不高兴,说什么也得显摆一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