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龙之章 第五十一章 东番一夜秋风至(十一)-《标铜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还未等他想好,郑杰夫已经再次开口,“为表诚意,在下愿随军门北上,以为赞画联络之职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两日之后,一艘福船从高雄出发,横穿海峡往福建而去。

    翌朝日出东升,何乔远早端坐在船舱之中,手上摊着一本《光学初探》翻得津津有味,而在何老爷的鼻梁上则架着一副眼镜,玻璃镜片在射进船舱的朝阳折射下熠熠生辉。

    何老爷这些年编纂《闽书》甚费心力,视力也大有下降,前些年还曾托人到南京的益美斋寻了一副水晶眼镜,据说镜片是用满剌加国进贡的瑷穗(注:阿拉伯文al-un-wainat或波斯文ainak,系通过中东运来大明的水晶镜片的音译)石所制,价格崎高。但那眼镜与澳洲人送的这幅一比便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,不光是更为方便的穿戴方式,除了鼻梁上的金属衬托外,镜片两侧还有桩头与镜腿,可以直接挂在耳后,不必再用丝绢拴系,甚是方便。更重要的是澳洲人还有镜式秘法,配出的这副镜片正正合用,原先那副还有的远近不适之感也全无踪影了。

    而沈有容此时则站在船首,举着一架常凯申送的千里镜极目远眺,这千里镜相较泰西刚刚传入之物似乎能见更远,最可贵处却是视物不再颠倒,于海战上还真是有偌大好处。

    而此时他的身侧,除了沈寿峣与来时的家丁亲随,俨然又多了一位偏偏儒生。此人身量颇长大,面如冠玉,一领四方平定巾在此时天气颇有些显热,仔细看时就连罩在巾下的发髻也显得不大真切,正是乔装打扮的郑杰夫。

    他一脸淡然,对着沈有容背影再次提醒,“包揽税赋及缉私之事还望军门尽早区处,只要这头一定,军门要给登州水营添置船只火炮一事在下便好尽力的。”

    【参考文献】

    1、《大明会典》

    2、《明神宗显皇帝实录》

    3、《晚明史》樊树志

    4、《万历野获编》沈德符

    5、《闽中理学渊源考•卷75•司徒何镜山先生乔远》

    6、《明史•沈有容传》

    7、《明宫史》

    8、《大明律》

    9、《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》张勃

    10、《闽书》何乔远

    11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顾炎武

    12、《东西洋考》张燮

    13、《神庙留中奏疏汇要》董其昌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